經營者的話

席捲全球逾兩年的新冠疫情,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,也為企業的經營帶來諸多威脅。在充滿挑戰的營運環境中,我們始終懷抱謙卑樂觀之心,以具有創意及彈性的運作模式,在兼顧環境永續的前題下,掌握新科技及疫情促帶的新契機。

2021年全體同仁以強大靭性面對國內外疫情的延燒,及塞港缺料等不確定因素的干擾,積極迎向5G、AI、高效能運算、電動車等新興科技帶來的商機,與疫情帶動的宅經濟需求,營收一舉突破700億大關,在天下雜誌「台灣兩千大企業調查」,名列服務業第33名,在半導體企業100強中也挺進第17名。同時在「創新產品與服務」的績效展現上,較前一年成長143%,透過已建置的「新事業規劃」平台,適時配置足夠資源,持續優化產品創新與服務的成果,朝「世界整合性科技領域的領導通路商」目標前進。

氣候變遷提醒人們不可忽略地球的反撲力量,淨零碳排已是歐美各國必走之路,台灣邁向 2050 年淨零排放的五大路徑之一,即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的投入,華立在太陽光電、風電及儲能各領域的耕耘無役不與,至 2021年已建置太陽能電站 54MW,貢獻減碳排放量達 26,000噸。集團建置的屋頂太陽能電站工程,2021 年榮獲國家級 PV 最高榮譽,太陽光電系統光鐸獎殊榮肯定,並獲頒高雄市光電智慧建築標章一銀二銅之認證。同步設立太陽能產業合作平台,歡迎投資者、用電大戶及開發商運用此平台共創多贏,一起壯大台灣在綠電的建置規模,建立綠色環保家園,致力形塑對地球更友善的生態環境。

董事長/執行長
董事長:張瑞欽        執行長:張尊賢

華立對打造優質職場及塑造幸福企業不遺餘力,自 2014年以來,年年被列入台灣證交所「臺灣高薪 100 指數」成分股,不論是全體員工或非主管階員工平均薪資,在電子通路業都是名列前茅。員工持股信託 (ESOP) 更是領先業界實施近 20 年,ESOP 的持股已是公司前十大股東,讓同仁共享經營的成果,也為員工的退休生活多一層保障。每年定期提供的員工健康檢查,依年齡、性別規劃最適的健檢項目,並請專業醫師提供報告諮詢和安全衛生教育訓練。近年面臨疫情的衝擊,特成立跨部門防疫小組,確保同仁的健康獲得保護及公司營運不中斷。

公司在經濟、環境及友善職場的努力有目共睹,對於文化教育及社會公益的參與也不落人後,曾先後捐贈中山大學國際研究大樓華立廳及高雄市圖書總館華立廳。多年來亦定期捐助大學院校獎助學金,資助清寒優秀學生安心求學,並持續贊助文教與慈善基金會,且積極加入各公協會,為產業的技術升級投入心力。華立協助中山大學建置「醫學教學大樓」,嘉惠高屏東澎民眾的醫療福祉,平衡南北醫療。2021 年首次贊助中國材料科學學會及工研院材化所舉辦「華立創新材料大賽」,鼓勵學子投入材料創新領域,共有 20 所來自全國各頂尖大學及科技大學由教授領軍組隊參加,帶動高等教育前瞻材料創新應用之風氣;本屆參賽作品創歷年之冠,得獎作品創意十足,期盼學界的研究能量聚沙成塔,挹注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。

50 餘年來,華立掌握前膽科技新知、精確體察商機,先後協助建立起 台灣的複合材料、ICT 所需的工程塑膠、印刷電路板、半導體、光電、綠能之產業,歷程中與供應商建立長期良好的關係,並與客戶攜手開拓全球市場創造佳績,未來也將戮力抓住產業浪頭開創新局,並與各利害關係人持續溝通,落實我們在公司治理、環境、友善職場及社會參與各層面的永續承諾。